珠山区教育局、昌江区教育(体育)局、高新区科教文卫体局、市直中小学:
根据国家和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省教育厅关于全部开展扩充城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改革工作的通知》和《景德镇市2012年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市中招办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景德镇市2012年城区初中招生方案》,经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在招生工作中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景德镇市2012年城区初中招生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进一步完善城区初中招生办法,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招生原则:
1、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
2、坚持按计划招生,均衡发展的原则。
三、招生方法:
为保持城区初中招生政策的连续性,2012年城区初中招生除了加大推荐力度,加强联合办学,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外,公办学校仍然实行提前招生、对口直升、联合办班、指定招生、推荐入学、按学区填报志愿,当志愿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时实行电脑派位、按志愿调剂分配等多种办法进行招生,小学毕业生选读民办学校时,也要填报志愿,当志愿人数超招生计划时,也实行电脑派位。
1、提前招生
市二中继续面向全市提前招收一个足球班,凡要求到市二中足球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必须到市足协报名,然后由足协分别向市中招办和市二中上报录取名单。
市体育中学继续面向全市提前招生,同时与市五中联办跆拳道班。要求到市体育中学及跆拳道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到市体育中学报名,录取工作由市体育中学或由市体育中学会同市五中共同进行(指联办的跆拳道班)。
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中招办将对足球班和跆拳道班的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为支持市田家炳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允许田家炳外国语学校继续面向全市提前招生,要求到田家炳外国语学校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到田家炳外国语学校报名。
市七中是我市“艺术特色学校”、“江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七中继续面向城区提前招收二个美术特色班,要求到美术特色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到市七中报名。
市群星学校为活跃学校文艺生活,面向西北学区招收二个艺术班。要求到艺术班就读的西北学区小学毕业生,须到市群星学校报名。
为了充分发挥我市优质学校的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景德镇一中、景德镇二中同时面向有城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不含流动人口子女)各招一个实验班(非直升班)。凡具有城区户籍、要求去实验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到一中或二中报名。
凡参加提前招生的小学毕业生都必须在毕业学校参加小学升初中报名。除特别要求外,各提前招生学校是否需要进行专业测试、能力测试及面试,由各提前招生学校自行确定,并拟定招生方案,报中招委批准后实施。提前招生拟录名单确定后,报市中招办,市中招办按学校招生计划办理录取手续。被提前录取的学生不得再参加其他学校录取。
2、对口直升
根据城区部分学校同时办有初中和小学的现状,为稳定学校办学规模,这些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含流动人口子女)原则上直升本校初中部。昌河小学对口升昌河中学,群星学校、十六中、十七中、十九中、二十六中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全部直升本校初中部。
3、联合办学
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作用,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逐步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年继续实行联合办学。市一中分校和市外国语学校联合办学,面向城区提前招收1个实验班,面向西北学区提前招收1个联办班,均在市外国语学校上课;市五中与市三中联合办学,面向城区提前招收1个实验班、面向西北学区提前招收1个联办班,均在市三中(中渡口校区)上课;二中与市十五中联合办学,面向城区提前招收1个实验班,面向南学区提前招收1个联办班,均在市十五中上课;另外,二中还和机电工程学校在南学区联合招收2个班,在机电工程学校二部(原十一中)上课。凡要求到联办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只能按规定的区域选报上述一所学校,除了必须在小升初报名表的志愿栏内填写“xx学校联办班”的志愿外,还必须到所选报的中学报名,以便招生学校按志愿组织录取。当填报某联办班的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时,则由招生学校采取测试分流,并按测试成绩录取。
为支持外国语学校和十五中的发展,凡在外国语学校和十五中就读三年的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时均享受降10分录取高中的优惠。
4、指定招生
为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无城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或来景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在城区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要在毕业小学或招办填写《流动人员子女借读初中申请表》,由市中招办参照公安部门核发的暂住证地址,安排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接收流动人员子女借读的公办学校,东学区:十七中、十九中、竟成中学;南学区:二十六中、机电工程学校;西北学区:三中、外国语学校、十五中和二十一中。
5、推荐入学
为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小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质量,借鉴北京等地做法和去年的经验,今年在全市公办初中继续实行推荐入学。招生学校将用招生计划的45%,按小学毕业生人数及志愿比例分配给小学,由小学推荐到初中。对口直升的小学原则上不分配其他公办初中学校推荐招生的计划。推荐计划尚未完成的学校,其推荐计划转为统招计划。
推荐条件:近三年连续在毕业学校就读(不含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正常休学或从外地转入者),品学兼优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推荐程序:①推荐入学首先由符合推荐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含流动人口子女)和家长向所在班级申请,并填写《2012年城区小学毕业生自荐表》,其监护人一定要亲笔签署意见。②要求参加推荐的学生只能申请所在学区的一所中学,有城区户口的毕业生按户口认定学区,流动人口子女毕业生按公安部门核发的暂住证地址认定学区,跨学区申请推荐无效。③班主任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审美情趣等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将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推荐;学校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班上报的推荐人选综合评定后确定本校拟推荐名单,并在校内公示一周。④公示无异议后,区属小学签署意见报区教育局终审,区教育局对推荐名单审定后,签署意见报市中招办;市直小学公示无异议后签署意见直接报市中招办。
市中招办根据区教育局和推荐学校的意见,按推荐计划组织初中学校录取。推荐入学的小学毕业生不得再参加其它学校的录取。
6、划片填报志愿和电脑派位
根据城区中学分布的状态,城区初中学区划为东、南、西北三个学区。东学区公办学校:一中分校、十六中、十七中、昌河中学、十九中、竟成中学;南学区公办学校:二中、机电工程学校、十五中、二十六中、竟成中学;西北学区公办学校:三中、外国语、五中、七中、群星、体校、十五中、二十一中。
①具有城区户籍小学毕业生,要求到学区内公办学校升学的,可在报名表的志愿栏内选报2所学校的志愿,跨学区选报志愿无效,第一志愿为主志愿;如第一志愿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学校计划,则按第一志愿录取;如第一志愿人数超过招生学校计划,则采用电脑派位的方法进行录取。
电脑派位程序由市中招办聘请高级程序员设计,并邀请有关专家对程序予以论证,以保证程序科学严谨。电脑派位由市中招办组织实施,并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区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代表现场监督实施过程,并同时请市公证处予以全程公证,派位结果当场公布。
②电脑派位后,第一志愿落空的小学毕业生,若其选报的第二志愿学校没有了学额,市中招办将结合家庭住址调剂到学区内学额未满的其他学校。
7、民办学校招生
城区民办学校:天翼中学、天翼分校、太白园实验中学、景西学校和育才学校面向城区招生。小学毕业生和家长可自主选择一所民办学校,要求到民办学校就读的小学毕业生也要在报名表的志愿栏填报志愿。
如第一志愿填报某所民办学校的人数超过其招生计划时,则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分流,电脑派位落空的学生,由市中招办参考家庭住址调剂到学区内的其他学校。
8、调剂招生
